
千百年来,我国历史上历代的贡茶、传统名茶,或者当代新创制的名茶,原料大多出自高山之中。那么,高山出好茶的原因是什么呢?明代陈襄吟出“雾芽吸尽香龙脂”的诗句,在他看来,高山之所以产好茶的原因是茶树在云雾迷蒙的高山中得以吸收“龙脂”的缘故。这也是我国用山名加云雾命名的茶品特别多的原因所在。如浙江的华顶云雾茶、江西的庐山云雾茶、湖此的熊洞云雾茶、江苏的花果山云雾茶、安徽的高峰云雾茶、湖南的南岳云雾茶等。

1.防止病害工作能力不一样 高山茶叶产地白天黑夜温度差大,不好病害繁育生长发育,尤其是冬季霜降天长,害虫不容易生存,真真正正的天然、无化肥。而低山茶花区的白天黑夜温度差小,空气相对湿度非常容易滋长虫害,化肥及药品预防是难以避免的。2.土壤层不一样 从古至今"高山有土,平地上有好田"。高山烂石砂壤黑土地多且ph酸碱度适合,有机质含量高,低丘陵地形黄土层占多数,有机质含量少。 "要想有生产量,务必施有机肥",这一也是茶人各个了解的经济效益规律。而产于高山茶叶产地的茶,纯人力采收、无农害、是导致高山茶生产量比较有限,质量上品。

1.陆羽早在《茶经》中表明,茶叶“上者生烂石”,高山之上的土壤正是岩石风化形成,是形成上等茶叶品质的物质基础之一。2.高山海拔较高,气温较低,茶叶的生长光合作用既充分,又不会长得过快,反而有利于累积各种有益成分,使茶叶具有芽叶柔软,叶肉厚实,果胶质含量高等的优点。3.高山云雾缭绕、植被丰富,茶叶可以保持湿润鲜嫩,导致茶树芽叶中所含“儿茶素类”等苦涩成分降低,进而提高了“茶胺酸”及“可溶氮”等对甘味有贡献的成分,并且吸收大自然的多种香气,形成独特的品质。

茶园微域气候,随海拔不同而改变。在高海拔地区阴雾时,大雾缭绕,湿度大,对茶树物质代谢的影响起到了特殊的作用,有利于含氮物质的生物生成。同时,茶树受到较多较强的漫射光作用,光合强度增大,茶蓬基部长期阴湿,也有利于含氮化合物合成和积累。而氮代谢较好的茶树,其氨基酸含量也会明显更高。另外,在高海拔的茶园中,一般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云雾较多,湿度较大,昼夜温差较大。茶树在这些生态条件下有利于含氮化合物和某些芳香物质的合成和积累,蛋白质、氨基酸含量较高,其涩味较重的多酚类物质含量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