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叶怎么样5世纪,北方饮茶相效成风。六七世纪再传播到西北。随着饮茶习惯的广为传播,茶叶消费量迅速增加,从此,茶叶成为中国各族人民普遍喜爱的一种饮料。

1.陆羽早在《茶经》中表明,茶叶“上者生烂石”,高山之上的土壤正是岩石风化形成,是形成上等茶叶品质的物质基础之一。2.高山海拔较高,气温较低,茶叶的生长光合作用既充分,又不会长得过快,反而有利于累积各种有益成分,使茶叶具有芽叶柔软,叶肉厚实,果胶质含量高等的优点。3.高山云雾缭绕、植被丰富,茶叶可以保持湿润鲜嫩,导致茶树芽叶中所含“儿茶素类”等苦涩成分降低,进而提高了“茶胺酸”及“可溶氮”等对甘味有贡献的成分,并且吸收大自然的多种香气,形成独特的品质。

我国主要高山名茶大约分布在海拔400-1000米高度,生长在山区和昼夜温差大的茶区,往往茶叶的品质较好。海拔高度对茶叶品质的影响,主要是气温的影响,气温是随着海拔高度而变化的。一般情况下,海拔每升高100米,年平均气温会降低0.5摄氏度,昼夜温差随海拔升高而增加。事实上,不同海拔高度所产出的鲜叶品质有很大的不同。研究表明,茶叶中的多酚类和儿茶素含量随海拔升高而减少,而氨基酸(如茶氨酸)则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增加。

高山地区气温低。一般说来,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大致降低0.5摄氏度,而温度决定着茶树中相应酶的活性。现代科学分析表明,茶树新梢中茶多酚的含量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气温的降低而减少,从而使茶叶的浓涩味减轻;而茶叶中氨基酸和芳香物质的含量却随着海拔升高、气温的降低而增加,这就为茶叶滋味的鲜爽甘醇提供了物质基础。